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新能源车
通机
 
当前位置: 首页 » 摩托车资讯 » 企业动态 » 正文

力之星的野望:中原崛起梦还有多远?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0-14  来源:摩信网  作者:陈鹏  浏览次数:298
核心提示:力之星让所有人都吓了一跳。6月22日,力之星在郑州召开2019年商务庆典峰会,会上公布了2019年上半年力之星的经营数据营收增长32%
 

力之星让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6月22日,力之星在郑州召开2019年商务庆典峰会,会上公布了2019年上半年力之星的经营数据——营收增长32%、销量同比增长29%以及人均产值增长100%。数字足够惊喜,表现足够惊艳,尤其是在今年国内三轮车行业整体下行压力加大,市场形势严峻复杂的背景下,这样的逆势增长无疑是高光亮点,出乎意料,且值得肯定的。

与过去几年“步履蹒跚”的缓慢步伐不同,力之星在近一年来动作频频,高管空降、战略重构、产品出新、渠道开拓,服务升级……几乎“从头到脚”都重新梳理了一遍,而这样做的目的也很明确:重回国内TOP3。

理想很好,志气很高,但难度也极大。目前国内燃油三轮车行业前三甲已被宗申、福田和隆鑫牢牢占据,其市场占有率与品牌美誉度已经形成坚实堡垒,曾经在14年前傲视群雄、独领风骚的力之星自然明白后发制人的困难有多大。

即便看似荆棘密布,但在经历了改革阵痛后,力之星焕发出的精神动力,与展现出的创新能力,都为它雄心勃勃的崛起梦想提供了充足的底气。

力之星公司董事长 李文彬

焦虑蔓延

在过去几年里,力之星这家16岁的三轮车领军企业,遭遇了创建以来最复杂的局面。

从2015年开始,国内三轮车行业就已经出现饱和苗头,同时,由于缺乏强劲的内生动力推动,市场整体销量在随后几年里不断下滑,尽管不少企业积极寻求转型升级,意图抓住新的风口再度崛起,但由于宏观经济环境的持续严峻,行业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大量企业黯然离场,发展前景蒙上一层阴影。

环境如此恶劣,强敌依然环伺。头部企业宗申、福田、隆鑫已是一骑绝尘,大江、海宝之流后来居上,势头正盛,加上不少中小企业怀揣“价格战”的心思疯狂搅局,身为老牌劲旅的力之星,既要奋起直追,努力缩短与TOP3企业之间的差距,又要与大量新兴、中小企业展开“贴身肉搏”,守住终端市场,竞争压力巨大。

对于力之星自身而言,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这家曾经缔造行业辉煌历史的“带头大哥”,发展并不尽如人意,相比其他企业快马加鞭式的统筹布局,力之星的脚步似乎十分沉重,尽管坐拥河南、山东两大传统市场的庞大消费群体,但在南下与西行的进军征途中,是落后于其他竞争对手的,同时,由于内部产业冗杂,缺乏明确战略目标与切实可行的规划步骤,力之星过去几年的发展更像是在以往基础上的惯性前移,而并非新生动力的强势推动。核心竞争力的逐渐衰退,让力之星充满焦虑。

焦虑并非骇人听闻。国内三轮摩托车行业在过去三年里的整体产销量已经从两百万辆跌落至一百万辆——2016年产销量为208.64万辆和207.25万辆,2017年产销量205.22万辆和204.76万辆,2018年产销量为161.08万辆和161.51万辆,比上年下降21.51%和21.12%,几乎可以算是断崖式下滑。下行压力加大的宏观经济,严峻复杂的行业形势,让三轮车企业的生存环境愈发艰难。在头部企业牢牢把持市场话语权,掌握最优质消费者资源的背景下,在中小企业或被迫转向,或黯然离场,抑或沉迷价格战的现状下,夹在中间的企业处境往往十分微妙,跨出的每一步都很重要。

事实上,中国三轮车行业的“至暗时刻”已经来临,对于志在逆势崛起的力之星来说,这一点是必须确认的。那么,行业环境已是如此艰难,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市场影响力已不复当年的力之星应该如何摆正心态,正视并缩小差距?对于力之星而言,行业形势动荡究竟是危机的信号,还是反击的号角?

力之星公司总经理  李庆

激烈变革

去年4月,李庆悄然无息空降力之星,出任总经理。

谈到李庆,业内很多人都不陌生。这位行业著名的经理人拥有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与丰富的营销实战招式,尤其是在激发团队活力和执行力方面有着独树一帜的方法。选择李庆成为企业新发展时期的指挥官,是力之星向过往诀别,迈出第一步的尝试。

“我花了三个小时的时间最终选择来到力之星,但力之星的未来绝不是三个小时能够描绘完成的。”在李庆看来,力之星想要实现脱胎换骨般的蜕变,就必须创新、颠覆,重构,以更加积极的姿态与进取的行动去迎接新常态下的行业挑战。

激烈,是外界对于力之星近半年来变革的直观印象。它让许多人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甚至撕裂,很多有别于以往的标准和要求相继树立,让所有力之星人都能切身体会和参与其中。但对于一家正处于缓慢前行,缺乏强劲动力,且面临复杂严峻行业形势的企业来说,采取这样强势改革方式的恰当性是否会用力过度?

“改革想要达到预期效果,必然伴随着颠覆与阵痛,或许处于成熟领先时期的力之星会更适合柔和低调的方式,但现在的力之星,更需要以最快的速度做出最快的反应,竞争不等人。采用一种雷厉风行的方式不一定是坏事。”

话虽如此,但往往企业真正推行变革的时候,都会有一个艰难的过程。而这个阻力,正是来自于组织本身的惯性。只有让推动力大于阻力,企业才能实现变革,才能继续前进。力之星的组织惯性是什么?李庆直指:“思维惯性。”

2002年~2006年,力之星连续五年三轮车销量名列全国第一,成绩斐然,风头正盛。强大的综合实力,增长的整体销量和良好的品牌形象让力之星成为国内三轮车行业毋庸置疑的“领头羊”,但在2010年后,河南、山东、江苏等地企业相继强势崛起,抓住市场需求的风口,不断蚕食和瓜分着原本属于领军者的市场份额,而此时,力之星并没有意识到危机已经来临,仍然相信并坚持过去的发展方式,尽管凭借着综合实力与品牌口碑的基础优势,依然在北方市场保持着相对领先,但这种优势已然逐步减少,直至最终消失。从2007年开始,宗申车辆就强势崛起,一举占据行业龙头地位,福田、隆鑫以及一大批后来者纷纷抢滩登陆,斩获颇丰,而没有筑起“护城河”的力之星似乎只有招架之力,而难以反击,到2015年前后,力之星已经掉下第一梯队。在北方市场甚至河南本地,力之星都遭遇到巨大且艰难的挑战。城头变换大王旗。

销量掉队,企业内部同样面临着“组织老龄化”的问题:年轻人在整体员工的占比并不高。对于过去的车辆制造型企业来说,只要能拧扳手,就能干活,就能上生产线,毕竟彼时的三轮车生产方式还属于手工作坊的草根阶段,因此也集聚了大量的中老年劳动力。但随着行业快速发展,科技创新能力逐渐成为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机器焊接臂、全自动生产流水线的相继投入使用,让更多企业把目光投向了转型升级,这样的趋势决定了必须吸收新鲜血液,需要积极主动、思维开放、拼劲十足的年轻人加入,推动企业在劳动成本和发展思维上的转变升级。但在过去几年的转型升级中,力之星对于人才引进、培训体系的建设似乎并不重视,而更注重于销量的反冲提升,想要迅速从低谷重回巅峰,重新掌控市场的话语权。在这样的思想核心指引下,很多一线业务员迫于业绩压力,经常片面要求终端商家做促销,上新品,搞活动,而不关心渠道与终端商家的内在需求和地区市场竞争态势,造成了终端市场的低迷疲软,侧面也影响了销量的提升。

力之星当务之急是重塑一支有战斗力的团队。“力之星到现在已经十六岁了,出现一些坏毛病,是正常的事,我们必须清楚这些毛病是怎么来的,如何去除掉这些毛病,才能继续往下走。”

事实证明,李庆出任总经理只是改革的序幕。中、高层管理团队在随后一段时间里进行了前所未有的调整,无论是在执行团队、机构部门,还是顾问委员会,都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筛选、调整、颠覆,重新集合优势资源,确立共同认可的思想理念,形成可观的即战力与向心力。

早会永远是李庆最为重视的环节。在他看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让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提高执行和完成效率是每天工作的核心,而一次成功的早会,就能解决这些问题。

想要开好早会,必须要在内容上下功夫。简单的布置工作、机械的汇报流程、干瘪的情感注入,这都是大多数企业早会所存在的缺陷。但在力之星,早会不再是敷衍的“走过场”,而是真正地落到实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小组、每一位员工,既要根据每天工作需要,也要结合自身岗位实际,做出科学安排,组长、部门经理、管理层分层把关,科学部署,让每天的工作简约而不简单,有序而不杂乱。这样的早会不仅能够让员工清醒的明白每天的工作重心,抓住核心思路,更为企业长期的思想文化建设与团队协作执行能力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窥一眼见全豹,当你每天清晨7点漫步在力之星工厂时,听到的是整齐的步伐声,看到的是精神抖擞的面孔。尽管只是一天工作中的短短半个小时,但也会让你对这家企业充满信心。

聚焦核心

逆势反击,力之星需要在严峻复杂的行业发展形势中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一个方向。销量?质量?品牌?还是服务?

在全新的管理团队搭建完成与磨合优化后不久的2018年6月初,力之星开展了质量提升百日攻坚战——以质量为起点,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创新技术配置,改善用户体验。质量与品牌两手抓,两手硬。

“质量等于生命,对于企业来讲没有了质量就没有了市场,没有市场就等于零,我们生产的产品它不仅仅承载着货物,还承载着每一个消费者的人身安全,客户满意度和力之星的荣誉。”李庆对于产品质量有着独特且坚定的认知。

此次行动,对于力之星是意义重大的,把严抓质量作为常态,让员工时刻绷紧一条弦,从自己手中不流出任何不合格品,对自己负责,也对产品负责。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员工是全部参加的,所有部门严阵以待,制定出严格的执行和奖赏标准。从研发—生产—销售—售后形成严密的体系,建立48小时内解决机制,在有效时间内快速反应并解决重大市场问题。

在十几年的发展历史中,力之星积累了丰富的制造技术与实操经验,也建立了覆盖全面的物流体系、供应链等强大的基础配套产业,在产品品质标准执行与控制方面做到了国内领先,而此次选择再次对产品质量进行提升完善,一方面反映出力之星在制造工艺上取得的创新进取,另一方面则表现出企业仍将把“质量”作为未来发展核心点的中心思路。为此,力之星还投入巨资,对企业的生产硬件设备和技术研发力量进行了大规模的调优升级,实现了制造水平的再一次跨越式提升。在目前行业形势严峻,企业银根紧缩的现状下,花钱是必须具备勇气的,而怎么花更考验着企业的耐心与信心,力之星选择在市场的转折点花大钱,必然是有所针对的。

伴随着下半年在样板市场的稳中有进与新兴市场的快速开拓,力之星掀起了一段猛烈的“秋季攻势”,过硬的产品品质与得当的营销战略让力之星的市场表现十分抢眼,令人侧目。

2018年12月26日,主题为“聚力·变革”的河南力之星2019年营销峰会在山城重庆盛大召开。年会离开了连续多年的举办地本部新乡,选择了近年来企业扎堆的山城重庆,背后表现出的是力之星对西南市场未来前景的看好,更是其发力西南,角逐西南的信心与决心。

会上,董事长李文彬一番“力之星做行业领导者的目标永远不会变!”的话引起了在场激烈的欢呼与热议。但想要继续做领导者,力之星必须狠下功夫。在李庆看来,力之星必须从经营赋能——打造学习型团队,拥有长久创新与价值创造能力;聚焦定位——以聚焦产品、精准定位的方式创新产品,不断引领市场需求;合纵连横——推动资源整合,带来全新商业价值理念;愿景与信心——在动荡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坚守企业现阶段变革,符合中长期发展利益等四个方面进行深度改革,才有机会迎头赶上,后发制人。“2019年,力之星将坚持以顶层战略推动企业变革,实现既定发展目标!”

可以说,建立起科学的生态发展模式,是聚力变革的力之星能否进一步完成蜕变的前提,也是此次力之星变革的重中之重。

一家真正意义上的领军企业,其核心竞争力不仅限于产销量上的一路高歌猛进,那只是水到渠成的表象,而在于自身发展模式的可持续性,不管行业形势繁荣还是低迷,都能找到一条契合自身实际,适合宏观环境的发展道路。既能在盛世中跨越,也能乱世中坚守,方为真正的强者。

今年1月,力之星销量实现同比增长300%,于逆势之下再现勃发英姿。

恢复增长

对于一家志在反击,逆流而上的企业来说,没有什么比销量增长更令人兴奋的事情了。

今年一季度,力之星营收同比增长35%,销量同比上涨72%,人均产值同比上涨82%,开局爆发,取得相比往年同期更具说服力的销量增长,对于处于变革时期的力之星来说,是一剂“强心针”,是比任何豪言壮语都来得更加简单直接的切身感受。企业看到了成果,员工看到了希望,商家看到了利润,当这条休戚与共的产业链上每一个环节都能享受到销量增长带来的红利时,这条链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团结。

“力之星今年将在产品创新上继续保持高投入,重质量,抓安全,希望为消费者出行提供更科学、更舒适的方式。”对于各项数据的可喜增长,李庆并未表现出太多激动,或许在他看来,这是聚力变革所必然达成的目标。

良好的市场反应让力之星更加坚定了深化变革的决心。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相继展开了“力之星购车季,免费畅游芭提雅”、“寻找力之星最美用户”,“购车送保养、返现金”、“力之星助力春耕夏收”等一系列促销活动,吸引了终端市场大量的关注目光,实打实的让利优惠也让很多消费者尝到了甜头。同时,力之星也在“苦修内力”,同盟山誓师大会、供应商座谈会、媒体战略合作研讨会、制造中心拓展训练、云梦山军校论战等各种形式的活动开展,让整个力之星从管理层到普通员工都能在不断的沟通学习中发散创新思维,实现自我能力的提升,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内外结合,动静结合,让力之星在开年之际奠定了坚实的增长基础,并由此一直在上半年延续良好的上升态势。

如果说过去几年的力之星,是一家拥有辉煌发展历史且综合实力一流,但缺乏明确方向,且转型步伐缓慢,颇有几分步入晚年老者味道的企业,那么,在聚力变革后,力之星似乎挖掘出自身更多潜力与可能,你能从它身上看到更多求新求变的痕迹与趋势,而当战略清晰,布局提速,裂变也会随之发生。

今年1月,彼时的力之星刚刚完成了销量同比跨越式增长的壮举,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中打开局面,进入上升期。企业管理层却在发问:力之星的未来在哪里?企业能做的仅仅就是简单地卖车而并非其他更多?与十几年前相比,力之星究竟还能在哪些领域做出颠覆与突破?

在李庆看来,如果仅仅只是追求销量数字的增长,而缺乏对配套、渠道、终端、用户等环节核心利益的扶持关怀,力之星未来发展的天花板依然是肉眼可见。这与企业“做行业标杆”的愿景并不匹配,力之星需要让更多用户、更多合作伙伴与其一起共生、共赢、发展。

因此,面对消费趋势的升级转向与市场竞争环境的愈发严酷,力之星的发展思路正从传统的三轮车制造企业不断向一家以服务为载体、布局更加多元化,打造生态闭环的理念上谋求转变。“如今三轮车用户的实际需求已经不满足于仅拥有一辆三轮车,而是需要一个以三轮车为中心围绕出行的整套服务,这包括体验、渠道、产品等等一系列的配套解决方案。”环视国内三轮车行业,罕有企业将转型升级方向定为生态模式的打造,这对于企业的综合实力与持续耐心是极大的考验,且最终效果仍然存疑。但力之星还是义无反顾的走上了这条充满艰辛的道路,因为它知道,与其感慨路难行,不如马上出发。

而从今年上半年力之星公布的数据中我们也看到了:营收增长32%、销量同比增长29%以及人均产值增长100%。在宏观经济下行,市场环境严峻,企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这样的增长显得格外醒目。

四梁八柱

这一次被定义为攸关企业前途命运的变革转型,将力之星从失速掉队的边缘拉回正轨,而现在正向“打造生态闭环模式”的目标快速进发,也就是说,力之星在未来不仅要注重于产销量的稳定提升,还要以平台化为契机,为这个生态模式的每个参与者带来发展的机遇。

这是一道难题,但力之星似乎找到了解决办法。

“未来三年,力之星将在战略统筹下实现企业的自我变革,持续发展以‘四梁八柱’子战略体系,作为实现‘星战略’目标的支撑系统,同时通过基础层、管理层、运营层的‘三轮驱动’使企业各系统同频共振,变粗放型外延式扩大经营向集约型内涵式扩大经营转变。”在今年7月中旬力之星召开的上半年经营分析暨下半年战略部署大会上,李庆对力之星的未来发展定下基调。

什么是“四梁八柱”?四梁——星文化、星模式、星产品、星服务;八柱——人力资源战略、信息化建设战略、新品牵引战略、营销创新战略、财务管理战略、质量管理战略和采购管理战略。从顶层设计到基础夯实,从骨架结构到血液肌肉,从内生动力到外部推力,力之星将所有攸关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领域统统纳入这一核心战略中,可见企业对于生态闭环模式打造的不断投入与良苦用心。这些领域的逐步完善提升,不仅将优化力之星在制造、产品、采购、服务等传统层面的实力基础,更将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势,打通线上线下销售瓶颈,形成多样、延伸、便利的销售渠道。

我们注意到,在今年6月22日召开的2019力之星商务庆典峰会上,力之星宣布于2019年6月12日通过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第320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从原来的二级目录子品牌蜕变为行业一级目录独立品牌,成为行业为数不多的手持一级目录资质的企业。同时设立启明星管理学院与营销云BBC管理平台,携手行业权威机构、国内多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实现产、学、研的深度融合,为自身的提升,行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做出积极探索,最终实现人才济济的崭新局面。这些统筹布局,都印证出力之星想要快马加鞭,在国内三轮车行业洗牌时期,整合优势资源,寻求再次突破的决心。

变革是一项长期性的行动,需要三军用命的执行与坚持,因此,力之星针对基础层、管理层与运营层也提出了“三轮驱动”的针对性方针,希望通过对各个层级职能的科学划分、目标的合理设置、能力的有效提升,全面深入配合“四梁八柱”核心战略的落地实施,实现对企业未来蓝图规划的有力助推。

“‘国Ⅳ’全面实施,对于力之星而言是一次机遇。我们将极力在细分市场扩展与消费场景打造以及新品研发上下足功夫,不断提升和完善‘星文化’,以‘触底反弹、西进北上、逐鹿中原、决胜新乡’的营销思路,推动‘星战略’在下半年和未来更好的落地实施。”李庆脑海里,已经为力之星铺好了一条高速发展的大道。

从创立到高光,再从挫折至变革,时至今日,力之星依然是中国三轮车行业中极具话语权的企业之一。尽管遭遇到市场严峻形势的强烈冲击,过去几年的转型升级速度较慢,效果不佳,但过硬的综合实力背书与良好的品牌形象支撑,依然让它挺了过来。而现在,正是吹响反击号角的时刻。

“辉煌已然过去,现在的力之星具有高度的危机意识,充分认识到行业形势的严峻性和市场竞争的残酷性,不进则退必然被淘汰。我坚信,力之星的再度崛起,将会为中国三轮车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 摩托车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摩托车资讯
点击排行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