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5月21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C/2025/2778),正式对原产于中国的新乘用车和轻型卡车充气橡胶轮胎启动反倾销调查。此次调查覆盖用于小型汽车以及载重指数不超过121的公共汽车或卡车的新轮胎,倾销调查期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损害调查期为2021年1月1日至2024年底。欧盟委员会表示,因“中国国内价格与成本遭受严重扭曲”,将不采用中国国内数据确定正常价值,而是选取塞尔维亚作为代表国计算正常价值。
欧盟反倾销调查与影响
欧盟委员会在公告中指出,此次反倾销调查基于Coalition Against Unfair Tyre imports于2025年4月7日提出的申请。调查程序方面,欧盟将采用抽样程序确定答卷出口商及生产商,并指示海关当局对原产于中国的涉案轮胎进口进行登记,以便最终决定对已登记进口货物征收反倾销税。根据欧盟《反倾销基本条例》第2(6a)条,此次调查不会使用中国国内价格及成本数据确定正常价值。调查机关初步拟选取塞尔维亚作为代表国。此次调查并非欧盟首次对中国轮胎产品采取贸易救济措施。此前,欧盟已对中国卡客车轮胎延长反倾销和反补贴关税(2025年1月起,税率0-35.75欧元/条),仅中策橡胶、风神轮胎等5家企业获得“零反倾销税”优待。
布局非洲
非洲汽车市场正处于高速增长期。IHS报告显示,非洲轻型车新轮胎(载重≤6吨)需求从2012年至今持续超过160万条/年,预计2027年将增长至270万条/年。南非、阿尔及利亚等国出台政策,严格限制未通过安全测试和环保标准的二手车进口,推动汽车企业在非洲建厂。十多家全球车企在南非投产,直接拉动轮胎需求。南非作为非洲“桥头堡”,2024年中国轮胎出口量达530.48万条,同比增长20.95%,出口金额2.36亿美元,占南非整体轮胎进口金额的33.45%(乘用车轮胎进口来源国第一,卡客车轮胎占比40.45%)。中国企业通过参加南非国际轮胎展览会,设立办事处、贸易公司或发展当地经销商,以南非为跳板辐射整个非洲。针对非洲热带气候、复杂地形,企业推出MT/AT/RT全地形轮胎,满足非铺装路通过性需求。
布局拉美
拉美市场(尤其是墨西哥、巴拿马等国)因近岸外包(Nearshoring)趋势(美国企业将供应链从亚洲迁至墨西哥)、地理接近性(紧邻北美),成为中国轮胎企业拓展北美市场的“桥头堡”。巴拿马作为拉美贸易中心(拥有科隆自由贸易区),中国轮胎企业通过参加拉丁美洲(巴拿马)国际汽配与轮胎展,深度拓展中、南、北美洲市场。针对拉美市场需求(如热带气候、山路/城市穿梭需求),企业推出运动操控系列(精准胎面配方、花纹块排列,提升过弯响应)、缺气保用系列(自支撑技术,保障长途运输安全)等高端产品,摆脱“低价竞争”标签。

鲲轮有话说
面对欧盟反倾销压力,中国轮胎企业正在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布局”。海外产能已突破2.23亿条/年,覆盖泰国、越南、塞尔维亚等12国。中国轮胎企业正在书写全球化新篇章。中国轮胎企业已经超越了简单的产能转移阶段,进入了全球资源优化配置的新阶段。未来竞争将不再是单一产品或价格的竞争,而是全球资源配置效率、本地化创新能力和品牌影响力的综合竞争。中国轮胎企业正在这条全球化道路上加速前进。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摩托车与配件的观点或立场。本网站刊载的内容(原创除外),均在网上搜集,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