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新能源车
通机
 
当前位置: 首页 » 摩托车资讯 » 国内资讯 » 新闻中心 » 正文

一座摩托制造大市的潮骑之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11-25  来源:南方日报  浏览次数:109
核心提示:活动现场进行摩托车特技表演。 受访者供图巡游车队途经长堤历史文化街区。 受访者供图不少外地摩友专门到江门参加这次活动。南方
 

活动现场进行摩托车特技表演。 受访者供图




 

巡游车队途经长堤历史文化街区。 受访者供图

不少外地摩友专门到江门参加这次活动。

南方日报记者 杨兴乐 摄


       企业在活动现场直播卖货。南方日报记者 董有逸 摄

“摩托文化周活动正式开始,让我们向精彩生活出发!”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2025中国侨都(江门)摩托产业文化周在蓬江区摩托车试车场举行。由约200台重型机车组成的巡游车队整装出发,分别经过长堤历史文化街区、中国侨都华侨华人博物馆、万达广场等城市地标,吸引不少市民围观。

作为中国摩托车产业示范基地、中国摩托车进出口基地,江门重启摩托产业文化周活动,得到了广泛关注。活动首日,现场共吸引摩托车爱好者、市民、游客超过1.5万人次,不少外地摩友更是专门以自驾游的方式畅游侨乡。

透过热闹看本质,当重型机车的声浪响彻侨都,人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场摩托车文化盛宴,更是一个传统产业价值重估的探索:撕掉夕阳产业的标签,江门摩托车如今正迎来产业价值再发现、再挖潜的新风口。

南方日报记者 董有逸

行业盛会回归上新

江门重启摩托车文化嘉年华的消息,很早就在全国摩友的圈子里传开了。这次活动,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摩托车文化爱好者都专门过来打卡。

长期关注国内摩托车文化的人都知道,江门与摩托车文化结缘已久,早在2000年就举办了首届摩托车工业博览会。今年,重新包装“上新”的中国侨都(江门)摩托产业文化周,形式更多样、内涵更丰富,从单一的产品展销走向多维的生态构建,从封闭的行业聚会走向开放的文化体验。

作为一名摩托车骑行爱好者,广东建雅摩托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齐安威也参加了机车巡游活动,“我们巡游经过市区时,很多市民都在围观,纷纷拿起手机拍视频,大家都乐在其中。”

江门重启这次活动,一方面是对本土摩托车产业辉煌历史的致敬,也是对这张城市产业名片的擦亮与重塑;另一方面,探索传统产业与时代潮流融合的可能性,推动摩托文化回归、塑造城市活力形象,进一步拥抱年轻消费群体,为产业发展拓展更广阔的空间。

江门一直都是国内对摩托车最友好的城市之一。举办这次活动,江门正是希望以文化为纽带,全方位、多角度展现江门摩托车产业的雄厚根基、卓越创新成果与独特文化魅力,让“江门制造”的品牌名片更加闪亮,让摩托车文化在侨乡大地绽放更加绚丽夺目的光彩。

毕竟,摩托车之于江门,早已超越产业本身,成为镌刻在城市基因里的独特情怀与文化符号。

多家摩托车企加码投资

产业文化周活动人气高涨,只是产业活力的外在呈现。真正印证江门摩托车产业迎来“价值再发现”新风口的,是市场上真金白银的投资与节节攀升的出口数据。

诚邀广大企业家投资江门、共赢未来,是江门举办这次摩托车产业文化周的出发点之一。活动同步举办的蓬江区投资环境推介会上,9个项目顺利签约,总投资额超50亿元,其中便包括珠峰大排量及电摩研发基地项目。

与珠峰摩托作出相似选择的企业,江门还有不少。就在几个月前,本土龙头摩托车企业——大冶摩托追加投资30亿元,建设升仕工业集团(鹤山)项目;蓬江杜阮万洋摩托车产业园二期项目于今年9月动工,聚焦摩托车及零配件核心产业,计划打造集生产制造、研发创新、配套服务于一体的智能化园区。

企业选择加码投资,背后的考量很多,但无疑都指向一个基本事实:摩托车行业的市场前景,未来仍大有可为。

数据不会说谎。这几年江门摩托车的出口狂飙,甚至可以称得上是“现象级”——“十四五”前四年,江门市摩托车产业链总产值年均增长14%,远高于全市工业平均增速,2024年达335亿元;今年1—10月,江门市摩托车产业链总产值同比增长26.1%,出口额同比增长51.2%。

显然,江门摩托车产业如今已迎来价值重估的关键时刻,这正是投资火热背后的底层逻辑。

“摩托车+”延伸价值链

出口市场红火,是当前江门摩托车企业持续扩张的重要支撑。但国内这个广阔市场如何挖潜,同样是他们时刻思考的发展命题。

“摩托车文化正从以往的通勤属性渐渐往玩乐型文化转变,本次文化周活动将推动江门摩托车文化向国内外顶尖水平看齐,让江门不仅是摩托车生产基地,更是摩托车文化高地。”齐安威认为。

为了吸引更多受众参与,江门花费了不少心思:除了机车巡游,主办方还打造了动态试驾、特技表演等观赏性十足的项目;近50家美食、餐饮、咖啡、露营等关联企业也入驻现场,让观众感受多元文化交融的独特魅力。

立足于创新构建以摩托车为核心的生态圈层,打破单一产业边界,江门正在利用“摩托车+”“+摩托车”盘活二三产,推动摩托车产业从传统的生产制造延伸价值链。

“江门是一片承载着深厚机车文化与骑行热忱的沃土。”江门汽车摩托车运动协会会长梁华政说,本次文化周活动致力于打造三大平台,让江门成为全国摩友的聚集地。

活动吸引人流,文旅提升体验,产业供给升级。当“摩托车+”“+摩托车”的生态圈层日益丰满,江门便不再是单一的生产基地,而是进阶为引领消费潮流、输出文化价值的产业高地。“体育+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也在多方价值共振中形成了闭环。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摩托车与配件的观点或立场。本网站刊载的内容(原创除外),均在网上搜集,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 摩托车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摩托车资讯
点击排行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