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前九个月,中国摩托车行业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据中国摩托车商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全行业完成燃油摩托车产销1386.28万辆和1389.07万辆,同比增长12.78%和13.2%。这一增长态势与电动摩托车产销同比下降3.78%和8.51%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燃油摩托车在二轮车市场中的强劲生命力。

从车型结构看,跨骑车以59.4%的占比主导市场,这与其在载重、长途骑行和适应性方面的优势密不可分。踏板车占比29.12%,主要满足城市短途出行需求,而弯梁车占比为11.48%;2025年1-9月,大排量休闲娱乐摩托车增长较为显著,(排量250cc以上,不含250cc)产销76.9万辆和76.14万辆,同比增长32.09%和32.88%。
经过多年的发展,燃油摩托车在发动机技术、传动系统、悬挂系统等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技术体系,产品质量稳定可靠,维修保养也相对方便。而电动摩托车作为新兴产品,虽然近年来技术不断进步,但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如电池续航、电机效率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

2025年燃油摩托车销量王
在燃油摩托车市场的增长中,头部企业发挥了关键作用。2025年1-9月,大长江、隆鑫和宗申位列销量前三甲,其中大长江集团以198.15万辆的累计销量稳居榜首。生产的豪爵和SUZUKI两大品牌摩托车,不仅畅销国内,而且出口到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燃油摩托车销量,已经连续22年全国排第一。
大长江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研发团队,不断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大长江生产的摩托车在质量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和信赖。除了在国内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外,企业还大力开拓国际市场,今年前三季度累计出口超百万辆,长期处于第一梯队。
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摩托车制造体系,从发动机、车架到零部件供应高度本地化,规模化生产有效控制了成本。以大长江、隆鑫和宗申为代表的头部企业通过智能制造升级和供应链整合,进一步提升了产品性价比,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出口市场是2025年中国燃油摩托车增长的重要引擎。数据显示,1-9月摩托车整车出口量996.74万辆,同比增长22.82%,远高于国内销量增速。拉丁美洲成为最大出口市场,非洲则涨幅最大,这反映了发展中国家对于燃油摩托车的旺盛需求。
从全球趋势看,燃油摩托车在发展中国家市场仍有巨大潜力,而发达国家则更注重环保车型。中国企业在保持燃油车优势的同时,也逐步布局电动摩托车,以应对未来变化。但短期内,燃油摩托车凭借其成熟技术和市场基础,将继续主导二轮车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