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新能源车
通机
 
当前位置: 首页 » 摩托车资讯 » 国内资讯 » 新闻中心 » 正文

“绝地反击”的重庆摩托 何以“驶向”全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7-24  来源:华龙网  作者:第1眼TV-华龙网 曹妤/文 首席记者 董进/审核  浏览次数:284
核心提示:流水线上,12个自动化单元协同合作,一辆辆宗申大排量竞技越野摩托车,正在金属碰撞声中成形,来自拉美的海外订单已经排到两个
       流水线上,12个自动化单元协同合作,一辆辆宗申大排量竞技越野摩托车,正在金属碰撞声中成形,来自拉美的海外订单已经排到两个月后。

与此同时,重庆南彭公路保税物流中心内,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跨境班车正装载着电动摩托车驶向东盟各国,车身上“重庆造”的标识格外醒目。

 

重庆城市风光。第1眼TV-华龙网 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两组同步上演的场景,恰是重庆摩托车产业,从曾经低谷到如今“绝地反击”的最佳写照。

重庆海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重庆摩托车出口额达133.6亿元,同比激增48.4%,延续一季度67.4%的强劲势头,稳居全国第二。尤为亮眼的是,在全国出口十强企业中,重庆企业占据五席,彰显出显著产业竞争力。

在复杂多变的全球贸易环境中,重庆摩企正以昂扬姿态驶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01

生态重构

从“产品制造”到“价值智造”

宗申工厂内,一组数据在电子屏上实时跳动:250cc系列摩托车日产能120辆,良品率稳定在99%以上。

“三年前,我们还在为150cc车型的微薄利润发愁,现在大排量车型占出口量的三成,利润翻了近两倍。”工厂负责人指着流水线上200台协作的机器人说,这是宗申每年投入数亿元研发的成果。

 

宗申旗下高端摩托车品牌赛科龙装配线。受访单位供图

近年来,随着摩托车逐步向消费娱乐产品转型,大排量、高端化摩托受到市场热捧,以宗申为代表的重庆摩托车企业敏锐“嗅到”其中商机。

宗申近年来打造上市了RT3、AQS401、RA600等多款优质产品,获得市场高度认可;隆鑫旗下的高端品牌无极,在销量和口碑上都收获颇丰;鑫源推出的国产哈雷骓1200,集动力、舒适与风格于一身,备受关注。

重庆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坦言:“重庆正整体推动企业快速上量和提质,引导这些有实力的企业去突破高端市场,积极培育打造细分领域的高端品牌。”

而在电动化浪潮中,重庆摩企更以先发优势抢占新赛道。

重庆润通控股,是一家从事动力、摩托车、汽车零部件等业态的企业,其摩托车产品专攻海外市场。去年,该公司出口摩托车近40万台,而在今年,该公司首次向国外推出了新能源摩托车。

 

润通集团推出的电动摩的。受访单位供图

“现在全球对电摩产品都有很大的需求,所以我们在2024年专门设计研发了电摩产品。”润通控股综合管理经理张楠表示,电摩这一兼具低碳和便捷特性的产品,逐渐成为全球消费者短途出行的优选。

“重庆在电动摩托车上发展优势明显。”重庆摩托车商会副会长赵瑞强介绍,电动摩托车的三大龙头企业爱玛、雅迪、台铃都已布局重庆,直接推动重庆电动摩托车加速上量。2022年时,重庆电动摩托车产量仅有71万辆,而在2024年,重庆电摩产销量近300万辆。

“重庆摩企的项目产能全部释放后,这个数量还将增加。”重庆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重庆市高端摩托车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7年)》,到2027年本地电动摩托车年产量将超1200万辆,核心零部件配套率超80%。

从大排量燃油车的高端化突破到电动化赛道的抢先布局,重庆摩托车产业正通过“智造”重构价值链条,为“出海”注入硬核底气。

02

协同发力

从“单打独斗”到“组团出海”

南彭公路保税物流中心的查验区,海关关员正用移动验核设备扫描一批发往越南的摩托车配件。“通过‘7×24小时’预约通关,这批货从验放到装车只用了3小时。”重庆海关所属两江海关关员说。

这种“一企一策”的定制服务,让宗申、隆鑫等企业的出口效率提升40%,同时,重庆海关加强AEO企业培育,支持优质企业享受国际通关互认便利。

 

宗申集团欧洲品牌活动。受访单位供图

“通过‘集团式’培育,宗申产业集团旗下的宗申机车、通用动力等4家企业成功获评AEO资质,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重庆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外,万州海关“分送集报”模式、江津综保区“区港联动、抵站直装”的一体化监管模式,也进一步优化通关流程,为企业节省大量成本。

另一方面,政府层面组织的组团开拓行动,进一步凝聚起重庆摩企的出海合力。

“2024年,重庆‘百团千企’国际市场开拓计划组织贸易团组286个,达成订单24亿美元;宗申、隆鑫、银翔等3家电动摩托车外贸企业销量进入该领域全国前十。”重庆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促进内外贸渠道对接、品牌对接、产销对接、标准对接,重庆内外贸一体化工作稳步推进,一批先行先试的经典案例和标杆经验也涌现其间。

政策红利为出口效率“提速”,而物流通道的迭代升级,则为重庆摩托车出海搭建了联通全球的“黄金走廊”。

 

陆海新通道无水港。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刘润 摄

在陆海新通道调度中心,电子屏上实时显示着跨境班车的动态:重庆到越南海防港铁海联运班列将运输时间从20天缩短至5天内,跨境公路班车到老挝万象仅需4天,与铁路通道形成优势互补。

“以前发200辆摩托车到曼谷,物流成本占订单额的15%,现在陆海新通道开通后降到了10%,客户返单率提高了不少。”一家摩企外贸经理算了笔账。

重庆公运东盟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今年,跨境公路班车开行势头良好,越来越多的重庆和周边地区企业利用跨境公路班车的便利,积极拓市场、稳订单,通道建设和产业发展形成了互相促进、良性循环的局面。

03

深耕之道

从“产品输出”到“融入全球”

尼日利亚拉各斯的街头,一辆重庆产摩托车穿梭在拥堵的车流中,摩托车司机奥卢点赞:“这辆车耐用、宽敞,乘客们都夸它舒适。”

专为非洲设计的耐高温车型、适配当地路况的减震系统,让重庆摩托车在埃及、加纳等国的市场份额逐年提升。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副秘书长曹炜指出:“非洲新能源转型政策、中非2.1万亿元的贸易额,都为重庆摩托车提供了新蓝海。”

这种“精准滴灌”的市场策略,让重庆摩托车持续深度融入全球生态。

在东南亚,宗申的本地化团队根据雨季特点调整电摩防水性能;在拉美,针对山路多的地形优化变速箱;在欧洲,按环保标准升级排放系统。正如前中国摩托车商会常务副会长李彬所言:“重庆摩托车企业凭借技术优势和敏锐嗅觉,正加速‘出海’。”

另一边,会展经济成为“重庆造”摩托车叩响全球市场大门的高效纽带。

在重庆市国商经贸投资促进中心,墙上的世界地图标注着今年组织的五场海外活动轨迹。

4月的莫斯科推介会上,重庆摩企现场签约2000万元;5月的越南投资交流会上,隆鑫越南公司总经理黄绪权分享的实战经验手册被参会企业争相传阅。

 

润通电摩新品亮相中非博览会。受访单位供图

重庆珠峰钇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崔健介绍,近年来,在国际知名的摩托车展会上,几乎都可见重庆摩企参展的身影。“我们把产品做好,再加上政府层面‘牵线搭桥’,重新获得世界的认可便是水到渠成。”崔健说。

“单场活动平均促成超亿元意向订单,”中心负责人介绍,“我们正在搭建涵盖国际物流、检测认证、政策解读的全链条服务体系。”

这种协同效应已显成效:2024年,重庆摩托车产量达到657.4万辆,同比增长16.4%,在全国的占比达32.9%;产值达到965.9亿元,同比增长12%,比全国平均增速高近6.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摩托车502.7万辆,同比增长22%,占全国出口量的34.7%。

车间里的机械臂仍在精准协作,保税区的跨境班车正驶向更远的港口,非洲街头的电摩载着新的期待穿梭——

重庆摩托车产业的出海故事,正以更鲜活的姿态续写。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摩托车与配件的观点或立场。本网站刊载的内容(原创除外),均在网上搜集,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 摩托车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摩托车资讯
点击排行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