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新能源车
通机
 
当前位置: 首页 » 摩托车资讯 » 国内资讯 » 新闻中心 » 正文

从枢纽港产业园“三链”齐发看重庆汽摩产业全球竞争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10-13  来源:新重庆-重庆日报  作者:首席记者 杨骏 实习生 李俊晓  浏览次数:108
核心提示:前段时间,中国国际摩托车博览会在重庆国博中心举行。这是由重庆举办的行业盛会,迄今为止已成功举办23届,也成为摩托车行业最大
前段时间,中国国际摩托车博览会在重庆国博中心举行。这是由重庆举办的行业盛会,迄今为止已成功举办23届,也成为摩托车行业最大、最专业的展会之一。

在这场汇聚全球摩托车产业链的舞台上,重庆作为东道主,自然不会缺席——力帆、宗申、隆鑫等知名品牌尽数亮相。而在众多参展的重庆品牌中,由重庆昌明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昌明摩托”)、重庆全顺电驱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全顺电机”)、重庆丽光开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丽光开关”)等重庆枢纽港产业园企业组成的团队,则以创新产品和国际化视野惊艳亮相。

近年来,重庆枢纽港产业园通过技术创新强链、集群协作固链、全球化布局延链,持续深耕汽摩产业这一优势领域,已取得不错成绩。数据显示,今年前8月,重庆枢纽港产业园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327亿元,其中71家规上汽摩企业实现产值49.88亿元,占比15%。这,也是重庆汽摩产业迈向国际化的生动样本。

江津区珞璜工业园,重庆昌明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加足马力赶制出口订单。本报资料图

技术创新强链

从“追跑者”到“领跑者”

10月9日上午,走进昌明摩托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加紧生产F7越野版电动摩托车。该产品搭载带变速箱的中置电机电动车技术,可适应非洲、东南亚等地的复杂路况。

“相比传统单速电机电动摩托车,变速箱可根据不同路况和骑行需求切换挡位,提升爬坡能力与高速行驶性能。”企业技术负责人说,比如在云贵川等地的山地环境中,其爬坡表现显著优于普通电动车,最大速度可达70公里每小时以上,满足越野及复杂路况需求。

据了解,昌明摩托作为国内率先推出带变速箱的中置电机电动车的企业,该技术填补了行业技术空白,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今年摩托车销售量已达2.1万辆。

类似的创新,在重庆枢纽港产业园的汽摩产业中,屡见不鲜。

丽光开关的“离合手柄结构”专利,则通过限位组件设计实现手柄位置精准调节,产品已进入宗申、大阳、雅迪等头部车企供应链;德钢科技针对新能源电机散热需求开发的冷却装置技术,结合先进的热管理算法和材料技术,解决了电机散热难题,推动了新能源车辆散热技术的发展;万虎工业全国首创的中轴系列发动机技术,不仅填补行业空白,还助推企业成为首批迈入“国iv”排放标准的标杆品牌之一‌……

数据显示,今年前8月,园区规上工业企业投入研发超过5亿元,其中,汽摩产业类企业研发投入超1亿元。

事实上,整个重庆摩托车行业都在研发创新方面下了苦功。以宗申为例,它在2024年发布了基于“E-Clutch”电控离合器技术的新产品,该产品极大提升骑行的安全、舒适、便捷性,并提供媲美专业赛车的加速体验。宗申推出这一技术的时间,与摩托车领域“霸主”可谓同步,也标志着宗申在该技术上已有与国际品牌“掰手腕”的实力。

而仅2024年,重庆就有多家企业申报或拿下硬核专利——隆鑫申请了“辅助轮”专利,让摩托车不再轻易“翻车”;航天巴山的“摩托车发动机装配输送系统”专利,可以大幅提升摩托车生产线整体效率;力帆则拿下“摩托车及电喷发动机点火系统”专利,让摩托车在更节能环保的同时动力更强劲。

以前的重庆摩托,是低质低价的标志,如今通过技术创新,逐步撕掉了低端的标签,甚至在很多领域都成为了领跑者。

比如位于大渡口区的重庆虬龙科技有限公司,在2017年推出的首款产品“轻蜂”出道即巅峰,受到了国际市场高度认可。截至2024年,虬龙科技年产能达8万台,年产值达6.5亿元,在国内拥有46家经销商门店,覆盖全国91%区域,产品销往近50个国家,已成为全球电动越野摩托车品类的标杆品牌。

集群协作固链

从“独行侠”到“聚群力”

在重庆万虎机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万虎工业”)车间,工人们正为三轮摩托车安装“富瑞”牌同步倒挡器,该同步倒挡器年供应量超3万件。

“园区的重庆富瑞动力机械有限公司、重庆市冠首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等30家企业为我们提供倒挡器、消声器等配套零部件,物流成本比外地供应商更低。”万虎工业采购负责人算了一笔账。这种“半小时配套圈”的协同效应,正是园区168家汽摩企业形成的独特优势——从发动机、车架到消声器,完整的产业链使整车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

“以前找配套要跑遍全国,现在隔壁就是供应商。”北易车业的车间主任算了一笔账:园区内物流成本低,零部件采购周期至少缩短一半。这种“家门口”的产业生态,让整车生产成本直降15%,国际竞争力自然水涨船高。

截至目前,园区建设进度过半的卓驰高端汽摩零部件生产基地项目,将实现年产200万套排气消声系统和车架产品的产能;新开工的全顺大功率超高速电驱动研发制造基地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摩托车大功率电机60万套……

此外,今年来,园区接连签约艾格赛高端发动机及车身覆盖件智能工厂项目、博盛达汽车模具研发及生产基地项目等13个汽摩产业领域优质项目,将进一步强化园区汽摩产业集群实力。

“选择重庆枢纽港产业园,就是选择‘上下游零距离、产业链零时差’的集群生态。”艾格赛项目负责人坦言。

枢纽港产业园只是一个缩影。从当下重庆汽摩产业规模来看,已经从单打独斗的企业,变成了抱团向国外进军。比如,宗申和隆鑫就“合二为一”,成为目前全球最大的摩托车制造企业。

目前,重庆已形成强大的产业生态,不仅培育了众多本土领军企业,更吸引了雅迪、台铃、爱玛等全国排名前十企业中的七家落户,实现了车架、灯具、仪表、轮毂等核心部件的就近配套。中国国际摩托车博览会等行业盛会的持续举办,进一步擦亮了重庆摩托车的城市名片。

这种规模不仅有量还有质。宗申集团连续多年入选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是2025年榜单上唯一的摩托车企业。在全国燃油摩托车销量前十名中,隆鑫、宗申、银翔三家渝企稳占三席;在全国摩托车出口前十榜单上,隆鑫、宗申、银翔、千里科技、航天巴山等五家渝企赫然在列。

全球布局延链

从“卖产品”到“建生态”

不久前,重庆峻驰摩托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峻驰公司”)旗下签约车手亮相世界摩托车越野锦标赛(MXGP)中国上海站赛事,其驾驶竞技越野摩托车的矫健身姿,成为赛场上一道亮丽风景线。

“我们通过参加国际知名赛事来提高品牌曝光率,同时,用赛场经验反哺技术研发,不断改进工艺和使用新技术,填补行业技术空白,成为公司撬开欧美市场的‘敲门砖’。”谈到欧美发达国家的订单为何源源不断,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相较于欧美本土品牌,峻驰摩托以更具竞争力的价格提供同等性能的产品。今年来,已出口竞技越野摩托车至欧美发达国家超3万辆,同比增长100%。

园区企业在加快产品“走出去”步伐的同时,也在积极进行海外布局。近年来,万虎工业利用“产品+渠道+服务”三位一体战略加速“出海”非洲,在非洲市场建立数家“万虎服务快修中心”,在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设立区域配送中心……今年,该公司计划投资4000多万元在非洲建厂,进一步扩大本地市场,同时以此辐射非洲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等新兴市场。

全球化布局的背后,是江津枢纽功能和开放平台的强力支撑。江津区全力建设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依托境内127公里长江黄金水道、5个国家级深水良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铁路货场——小南垭铁路物流中心,以及11条高速、8条铁路交汇的交通枢纽优势,构建了四通八达的水公铁多式联运体系,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便利。

这是枢纽港产业园的出口轨迹,更展现了重庆摩托车加速出海的趋势。

重庆珠峰钇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崔健表示,近年来,在国际知名的摩托车展会上,几乎都可见重庆摩企参展的身影。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重庆摩托车出口额高达133.61亿元,同比增长48.4%。在全国摩托车出口量排名前十的企业中,隆鑫、宗申、银翔、千里科技、航天巴山这五家渝企占据了半壁江山。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摩托车与配件的观点或立场。本网站刊载的内容(原创除外),均在网上搜集,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 摩托车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摩托车资讯
点击排行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