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来说,2025上半年中国摩托车属于“内冷外热”:内销市场中,通路市场已经日趋饱和,通路型踏板销量下滑,加上各种禁摩政策和电动车市场的发展,后续内销还会下降,唯一亮点则是250cc级别以上车型销量的翻倍;
外销持续大幅增长,为上半年销量贡献了主要销量增长点,但下半年会不会因为海外政策的变化而产生相应变化,还是有一定变数。
现在的国内摩托车消费市场,已经从“通勤刚需”逐渐变为为“情绪消费”为主导的市场,只有做出差异化产品,才能让市场接受。

6月份燃油摩托车整体产/销量161.47万辆和161.83万辆,环比(比较上月)+1.77%/+0.53%,同比(比较去年同期)+8.83%/同比+8.61%,其中250cc以上大排量休闲娱乐车型产/销量10.05万辆和10.12万辆(环比+4.68%和+1.78%,同比+20.11%+14.32%)。得益于出口量,整体来说还是呈增长形势。
电动车市场方面,受到政策影响,6月份电动摩托车产/销量为25.18万辆和24.03万辆,环比-3.69%和-10.06%,同比-15.37%和-22.53%。

车型分类方面,跨骑车型销量占52.91%,共98.73万辆,占52.91,环比-1.18%,同比+9.98%;踏板车销量占25.44%,共46.87万辆,环比+0.94%,同比-16.61%;弯梁车销量占9.94%,共19.9万辆,环比+2.59%,同比+33.29%。

6月份的跨骑车型销量呈缓慢回升,休闲娱乐属性持续带动市场。而通路市场萎缩明显,踏板车型则持续下降,同比去年销量已经减少了约7.79万辆。再结合整个6月份的出口数量就已经达到118.07万辆,占了6月整体销量的70%以上,这也反映了整个上半年的整体形势。

再来看一下整个上半年(1-6月份)的销量情况:

燃油摩托车销量904.01万辆(同比+14.67%),但据公安部统计,截至2025年6月底,新注册摩托车约430万辆,显然出口已经占了大半以上。
其中跨骑车销量占比59.93%,共561.61万辆(同比+21.89%);踏板车销量占比28.81%,共270.01万辆(同比-7.44%);弯梁车销量占比11.26%,共105.55万辆(同比+28.71%)。
结合排量分布方面:2025 年 1–6 月各排量段销量普遍高于 2024 年,说明市场整体仍在增长,但增速减缓,110–150ml 依旧是主力,占总销量一半以上,还是市场的核心,也是近年打的最猛的,而250cc以上车型虽然基数不大,但销量突破50万辆,同比增长近 100%,说明大排量休闲娱乐市场开始进入扩张期,也是跟市场上大量入门级车型的竞争有一定关系。
电动摩托车销量157.45万辆,产量同比增长0.39%,虽然销量同比下降3.57%,但仍对传统燃油通路型造成了不少影响。

燃油车内销品牌前十为大长江(121.34万辆)、隆鑫(88.16万辆)、宗申(56.48万辆)、广东大冶(50.2万辆)、新大洲本田(45.01万辆)、重庆银翔(35.31万辆)、广州豪进(33.16万辆)、洛阳北方(31.74万辆)、江门市珠峰(28.71万辆)、五羊-本田(27.28万辆)。

出口方面:整车出口666.11万辆(同比+25.44%),金额42.72亿美元(同比+29.06%),增速高于内销。110–150cc排量车型同样是绝对的出口主力,共出口331万辆,占出口总量的一半,且增速仍在30%以上。250cc以上排量车型出口占比猛增,虽然只有50.2万辆,出口占比11.5%,但同比+5.5%,未来还将持续增长。



摩托车出口量排名前十位企业分别为:隆鑫、大长江、广东大冶、宗申、重庆银翔、广州豪进、江门市珠峰、新大洲本田、重庆千里科技、航天巴山。其中大长江集团已经逐步逼近隆鑫。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摩托车与配件的观点或立场。本网站刊载的内容(原创除外),均在网上搜集,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予以删除。